2021年3月31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11月10日,光山县第五完全小学幼儿园如期进行综合活动课教研,进一步提升教师幼小衔接教育水平。学校领导及幼儿园老师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大(6)班刘静老师主讲,活动主题是大班语言领域《有趣的影子》。
幼儿园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好奇心、求知欲也特别强。因此,刘老师通过手指游戏《小鸟和田鼠》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刘老师邀请小朋友们去森林王国,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鼓励孩子们大胆描述图片内容并提出相应问题,让幼儿对本次活动有初步感知。
通过欣赏故事,小朋友们对影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分发头饰,邀请幼儿在找朋友的音乐中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影子。在互动中,让幼儿对本次活动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创设环境,使幼儿融入派对情境中参加舞会,出示各种不同的手影,并且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手影。
活动最后,播放展示小朋友们日常户外活动和在家玩影子游戏时的视频,使幼儿进一步体会到本次活动延伸到课外的乐趣,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和父母家人继续进行课外拓展,培养亲子感情。
教研环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彩的课例结束以后,大家在一起聚焦课题,开展探讨活动,扎实推进实践探索。
刘静老师说课
刘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全面、生动、详细的阐述。
张敏老师评课
刘老师的这节活动课,通过PPT和手工图片让孩子们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孩子对影子的好奇心理,培养了孩子观察、比较、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游戏环节中,刘老师把握了孩子的兴趣,以丰富而又有趣的游戏情节贯穿了整个活动,让孩子在玩中观察,探索影子的产生。
吴海燕老师评课
刘老师的这节课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彰显出刘老师娴熟、高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本节课共五个板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又深入浅出,融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整堂课内涵丰富,外延无限,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联系生活。小朋友们兴致高昂,这节课是他们成长中的美好记忆!
裴广霞老师评课
今天上午刘老师的这节活动课中,从头至尾每一个孩子都以非常高昂的激情投入到游戏活动之中,在课堂上刘老师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探究环境,让“趣”字贯穿整个课堂始终,让孩子们互相地讲述自己观察发现的影子的特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在同伴面前和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胡主任点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刘老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选择了影子的内容。影子是幼儿所熟悉的,课前刘老师带领他们在灿烂的阳光下蹦着跳着,寻找着,追逐着,孩子们活泼可爱的身影千变万化,在找找玩玩中对影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出示动物卡片、找影子、玩手影游戏……一步步循序渐进,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操作、探索,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看、说、动、演等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及发散性思维问题,达到了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效果良好。搞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使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课题,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幼儿、学校、家庭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工作。
曹主席总结
曹主席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并且提出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因此,幼小衔接应该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本次活动,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1.改革创新,帮助儿童适应小学生活,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期。
3.联合研修,培养教师衔接合力。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校联动,共促儿童健康发展。家校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图文/李羚 编辑/王磊 审核/曹阳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