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窗外阳光正好,室内温暖如春。数学名师工作室的小伙伴又聚集在一起,开展经典课例学习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是由喻虎远老师给大家分享的华应龙经典课例《阅兵式中的数学》。
华应龙,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近30年致力于探索人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致力于探索“融错教育”,尊重、沟通、宽容、欣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中学、玩中学,使学生特别喜欢上他的“疯狂数学”。
华应龙,很有才华。他的数学课相当精彩,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点燃了学生的心智,也撞击着教师的心灵,课堂上总能听到他独有的憨憨的笑声......
《阅兵式中的数学》我们看到下课了,学生说:“真想跟您待的时间越慢越好”;有的学生眼含热泪地说:“我真希望这堂课永远上下去!”听课老师也泪眼朦胧,双手举过头顶向他鼓掌、致谢、致敬。
看小伙伴记得多认真!
今天工作室的小伙伴看课堂实录,仍然心潮澎湃,深受鼓舞与启发!
我们的思考:
究竟是什么让华老师的课这么受欢迎?他的课究竟精彩在哪里?我们会说:是他对社会生活关注的敏感性,选取教学内容的独特性,教学设计的精巧,教学过程中一次次的生成,小纸片等工具使用的精妙,教学细节开发的艺术,对学生恰到好处的鼓励中潜能的唤醒,看似调侃幽默中的哲理,人文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充溢……
数学课离不开数字。这堂《阅兵式中的数学》出现了一系列的数字:70周年、7万只、6米、75厘米、0.03秒、96米、13个间隔、1.4米/秒、84.2秒、15000米、30分钟、8333米/秒……一如毕达哥拉斯所言:“一切皆数”。华应龙没有停留在数字的表面,而是让数字“带上我们的温度”。
比如,“破解6米谜”,学生感受到的是“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的审美意义;“为了神圣的84.2米”,学生体悟到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砥砺;“解说东风-41”,体会到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中国力量的自豪,以及不让穷兵黩武的子弹飞起来的和平信仰;尤其是速度快与慢的语境意义和辩证法的哲思……
后来,华应龙给黑板上那个大大的“数”字,画了颗心,他问学生:“看到数了吗?”“数在哪里?”学生们回答:都看到了,数在心里。此时,“看到了”,已不只是用眼睛看了,而是用“心”看到的。“阅兵数学课,厚植爱国心”,“化”在了课堂里,“化”在了师生的心灵里。相信以后,他们再去看那些数字,会把心用上,用透视的方法,去“化解”数字背后的秘密,揭示费解的世界真相。
人生路上就是一边遇见,一边再见,今天工作室的经典课例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对工作室小伙伴们的启迪与影响是无限的。感谢遇见华应龙老师!感谢名师工作室搭建的学习平台!我们会带着虚心,带着问题,在实践、学习中不断进步,做最好的自己!
图片:喻虎远
文字:宋永华
编辑:代祯
审核:黄晓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