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版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光山五小数学名师工作室始终关注新课标,并不断思考学习如何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于每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工作室成员学课标、研课标、用课标的意识与能力,工作室安排了详实丰富的学习研讨活动,名家经典课例学习便是学习方式之一。
学习名家经典课例,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在这暖意融融的初冬时节,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于2022年11月4日又一次相聚五楼工作室,进行本期的经典课例学习。本次学习的课例是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本次课例学习的负责人是陈满萍。
吴正宪老师简介:
课例呈现
课堂伊始,吴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并让同学们进行记录,问题如下:甲乙丙丁为厦门大学同学,毕业时聚餐,约定好实行AA制,总计消费97元,问,每人应付多少钱?学生们的记录方式五花八门, 有直接一字不落用文字记录的,有记录重点内容的…吴正宪老师由此提出了关于记录数学问题的方法——数学人要有数学眼光,提取重要数据信息。
接着,吴老师引导大家进入了解决问题的环节。学生们纷纷通过列除法算式得出了最终结论:24余1。吴老师接着导入情境,询问同学们现在是否知道每个人到底应该付多少钱。学生们的答案并不统一:24元,25元,24元五毛……吴老师进行总结,同学们的答案都在24到25元之间,可是具体应该怎样分配呢?“老经验遇到了新问题”,最后吴老师引导同学们将问题聚焦于剩下的一元到底应该怎样分配的问题上。
学生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吴老师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方法进行了展示:有的同学无法跳脱原有思维,认为97÷4只能写成24余1,无法进行下一步计算;有的同学将元转化成角,再把角转化成分,不断进行分解;有的同学通过画图进行分解。吴老师就第二位同学的解决方法进行实物展示,让同学们到前面将十角分给四个人,分好之后又得到了新问题:每人分两角,又剩下了两角,那剩下的两角应该怎样进行分配呢?同学们很快得出了答案——把2角转化成20分,然后将20分进行平均分配,每人5分。
问题解决之后,吴老师引导同学们提出疑问,这样一直往下进行拆分的方法是不是过于繁琐呢?有同学指出,可以将这些拆分过程写在一个算式里。问题由此转到如何将以上拆分过程展示在除法算式中。吴老师先让学生将具体的元角分等单位展示在算式中,然后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引入小数点,让学生认识到了小数点的重要性。紧接着,学生们提出关于黑板上竖式的种种疑问,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带具体单位的竖式逐渐转化为规范的小数除法竖式。但此时,同学们对竖式的理解还是借助于具体的换算单位。
“1”为什么能变成“10”呢?吴老师提出这个问题,课堂由具体情境问题的解决逐渐开始过渡到数学思维的蜕变。学生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十进制的个位数后点上小数点,这说明大家已经深刻理解了小数点的作用。最后,吴老师依旧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同学们叙述关于本节课所学会的知识。通过不同的问题情境,同学们领悟了关于小数除法的本质,用吴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由1变10,不断划分。
课例分析
陈满萍老师引导大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讨:
(1)吴老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2)教学中核心问题从何而来?
(3)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
(4)这节课对你的课堂教学有什么启发?
通过课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堂特点十分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的讲授,吴老师带给同学们更多的是关于数学本质以及数学文化的感悟。
课例反思
活动结束,工作室成员纷纷发表对本次课例学习的反思与收获。
结束语
一次课例研修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更是一次专业的引领。期望在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的带领下,以新课标理论为基础,以课例学习研讨为契机,让个人成长更专业,让课例研修更有效。同时工作室成员继续用纯净的心,做专业的事,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外打开,用我们的成长去引领、辐射、带动更多教师的成长!
图片/宋永华 文字/陈满萍
编辑/王磊 审核/黄晓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