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教研】以教促思维 以研共成长——光山县第五完全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纪实

【教学教研】以教促思维 以研共成长——光山县第五完全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纪实

2022年11月06日 09:21:02 访问量:120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教无研则浅,研无教则空。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达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目的,光山五小低年级数学组举行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的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三(2)班武桂桂老师承担,管校长、黄校长参与听课。武老师讲授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它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

你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样子最可爱!

看,老师精心准备的学习单,终于被我们攻破了!


互动交流,共同成长

    精彩的课例后,教研组进入了交流研讨环节。

浓厚的教研氛围

                              教研组长宋永华老师主持

     宋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充分肯定:本节课教师精心的设计,不论是板书还是PPT,乃至学具都特别的精美;教学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用图形王国的故事贯穿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且具有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数、量、折、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引导积极地思考,发现边角的特征,这节课例很符合本次教研的主题。




武桂桂老师说课

      武老师基于本次活动主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阐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剖析了教学过程,反思了教学行为。




涂传望老师评课

     武老师这节课上得很精彩,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

1.教师语言精炼,教态平和,师生关系融洽。

2.以故事闯关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前后连贯,让学生逐渐学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学习兴趣高。

3.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组合作有实效,学生参与度高。

4.课前准备充分,很用心。课件制作精美,准备了学生学习单及各种图形的剪纸等。

    建议:在练习“猜一猜”时,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多说一说,还有其他的哪些实际露出后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图形,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汤潇潇老师评课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其实在一年级时已经有初步接触,学生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武老师并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先放手让他们说说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而后再让他们通过“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动手验证所知道的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是不是正确的,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点。




张亚萍老师提困惑

     这节课,武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如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这种教学方法非常的好。张老师的困惑是长与宽的含义。有两种方法可以区分长方形的长和宽,第一种是长方形长的那条边叫长,短的那条边叫宽;第二种是和水平面同方向的叫做长,反之就叫做宽。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对的,不能绝对的说“长比宽长”,但习惯地讲,长的为长,短的为宽,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王强老师回答上述问题

    一般情况下,长方形长和宽的定义是较长的那条边叫长,较短的那条边叫宽,与图形所处的位置无关。




刘哲老师提困惑

     刘哲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武老师的这节示范课,是一节有层次、有深度、富含魅力的图形认识课,课中武老师言简意赅,使课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孩子们也在武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长方形与正方形边和角的认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但唯一遗憾的是,孩子们在课堂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时,武老师没有明确告诉孩子们到底是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还是“量一量”,我的问题是:对于判断是否是直角,“比”与“量”哪个词更准确规范?




乐萍老师解答上述问题

     考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学过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我们暂时用“比一比”来描述孩子们应该更容易理解一些。









黄校长总结发言

       首先,黄校长肯定了武老师对这节课的精心准备与付出,特别是学习单的设计,很有特色,便于学生引导思考与汇报;小组合作充分,实现了从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过渡;注重学科实践,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做事能力,以学定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最后,黄校长建议:大家交流研讨的时候要注意结合教研的主题和课程标准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

      本次活动,光山五小数学团队在激情碰撞和深度探索中领略了小学数学的真谛,相信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积蓄前行的力量。在教学教研的路上,我们携手前行!


图片/余海霞  文字/宋永华  编辑/王磊  审核/黄晓迟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网校客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光山县第五完全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光山县第五完全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光山县健康西路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