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春日的暖阳,“中国教育梦一一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于2023年3月4一5日在信阳平桥区举行,本次活动恰似一朵语文之花在校园绽放,馥郁芬芳,光山五小语文组4位教师有幸参与其中,开启学习之旅!
王红梅老师
此次讲座王红梅老师梳理了"思辨性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发展脉络,帮助老师们更好的理解思维力,明确了在这类文本中要培养有见识的阅读者和负责任的表达者。整个讲座,王老师深入浅出,用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解读内涵,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令人受益匪浅。
黄吉鸿老师
黄吉鸿老师执教的《猫》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黄老师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用自己敏锐且独特的嗅觉挖掘着文本中独特的细微处。课上,黄老师努力地引领着孩子们发现文本细微处的秘妙,感悟作者借助文字表达情感的魅力所在。让我们觉得《猫》的确不是简单之作,看似平淡,但淡而有味,看似简约,实有无穷韵味。可谓字字传情,词词动人,句句入心。
黄吉鸿老师围绕课例,鞭辟入里地做了《语文教学需要“微观分析”》的专题讲座。他从"微观分析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精彩之一在于课文微观层面的呈现""理想的教学是集大气和精致于一身"三个方面展开叙述。黄老师指出,语文课需要对作品的深入解读和精细分析。分析不是分析共性和写作技巧,关键在于发现它的典型性,发现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发现作者独有的写作秘妙。因此在对段落、文章结构、选材、立意等大格局把握的基础上,要用心地对字词句的品味咀嚼,充分发掘语文教学的特色魅力。想象力呵护要用心。黄老师强调,教学的重要使命是让学生感受课文的"妙处",加强灵动的思维训练。
整场讲座中,黄老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既有高大上的理论引领,又有接地气的经验分享,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给听课老师带来了深刻思考,令大家受益匪浅。
鱼利明老师
鱼利明老师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上鱼老师用朗读形式激发学生与点赞说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一个忠于职守的伟大英雄船长形象。重指导朗读,每一遍朗读都有明确的目标,使学生在一遍一遍地朗读中整体感知、读准字音、梳理纹路、品味细节。将孩子从声音世界引领到文字世界,感受阅读的力量。
3月4日下午我们听了鱼利明老师关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对"标"与实施》的讲座。鱼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课标之变速揽,二厘清两个问题,三教材对课标梳理,四教学设计例举。新课标之变速揽中具体对比剖析了新旧课标的五个变化,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新课标、新理念。
张学伟老师
张学伟老师带来课例《学写倡议书》,随后张老师带来讲座《实用性阅读和交流单元整体设计》,讲座分别从"关于学习任务群"、"聚焦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以及"六上、六下任务群举例"三大方面进行交流,详细阐述了语文课程内容就是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来呈现的;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是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的,任务群就是一个个的任务,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朱煜老师
朱煜老师以大量的教学案例以及自身教学实践、研究,由点到面对新课标中如何落实任务群进行了培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老师们从学习任务群中发现各个子任务和小活动中蕴藏的小心思、小工具,并鼓励语文老师们在教学中巧妙运用。
白皛老师
在讲座中,白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他关于古诗教学的教研方向、思路和方法,白皛老师围绕着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这个命题,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和审美创造几方面展开阐述,并结合自己设计的一个个生动具体的诗教课例深入浅出讲授诗教课的育人导向和现实价值,同时白老师还就如何结合新课标理念开展诗教课等问题,也作出了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解读和实操方法。
崔云宏老师
崔云宏老师执教的课例是三年级课文《蜜蜂》,课堂上崔老师以三个“学习任务提示单”为辅助,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到深化研读课文,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处理得特别到位。在课文教学中,崔老师主张“学生特性化阅读”,让孩子以“小记者汇报”的形式融入本节课学习情境,来探蜂回之秘,品语思之妙,从而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培养孩子们善于观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崔老师的讲座《"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的思考与建议》旨在探索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功能、任务、情境、评价等具体策略。他强调本课程价值是引领语文学习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沟通交流需要。
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潜心观摩课堂,认真聆听讲座,仔细记录,想要把专家们卓越的思想、先进的理念以及高效的方法全部吸收并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灵活运用。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学习培训重在知,专业成长贵在行。两天的学习让我们收获满满,七位专家拥有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知识储备,幽默的语言,以及对于新课标充分的理解和完美诠释,这让我们在听课以及听讲座的过程中不断的吸收知识并默默的反思成长,借助巨人的肩膀,不断攀登教育的高峰!
扫|码|关|注
图片/黄厚琴 简仕凤
文字/黄厚琴
编辑/王磊
审核/黄晓迟